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欢迎访问邯郸教育局! 今天是: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
        您目前的位置:365bet娱乐场>校长之窗>正文

        武安市邵庄小学校长邵丽萍

        邵丽萍,女,武安市邵庄小学校长,2014年被市教育局授予“焦裕禄式校长”荣誉称号。35年前,她站上了讲台,23年前,她接替父亲做了村里的小学校长。她们父女两代捐资建校,从50年代的延续到今天的优秀传承,为不足300户的小村,培养了160多名大学生。因此,邵庄村也被武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“文化村”。



        邵庄村位于武安市的东南部,邵庄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农村小学。1992年邵丽萍担任校长时,设在村中天神庙里的学校,由于年久失修,地基塌陷,墙缝透风,屋顶漏雨,书桌无法连成排摆放。然而到1996年,就是这样简陋的校舍也没有了。一场大雨连续下了几天,几乎所有的教室都塌了。开学后,她只能安排学生们在室外上课。那时候是村级办学,她只能多次向村里和镇上的领导反映情况,可是,村里根本拿不出一分钱。最后,村里只给划拨了10亩地。

        从小到大,遇到难事,都是父亲帮她拿主意。但这次她不忍心。因为,当时父亲刚刚做过癌症晚期手术,身体很虚弱。但是,作为她的前任校长,父亲时刻挂念着学校。当他从探望他的乡亲们口中知道了学校的情况后,把她叫到床边说:“闺女,她们得给孩子们修教室啊!”

        父亲一句话把她的眼泪问出来了。她对父亲说:“现在一分钱都没有,别说盖一所学校,咱连一间屋子都盖不起来,我都愁死了!”父亲沉默了一会儿,慢慢的地从床头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递给她说:“这里有两万块钱退休安家费和你们给我的钱,本来是留着化疗用的,我这个岁数,不用了,先顾孩子!你也把你的嫁妆钱都拿出来,这事,咱得带头做!”看着父亲手里的钱,邵丽萍眼泪顿时涌了出来,这是爹的命啊!她不答应。可是父亲颤抖着说:“孩子们都没有教室上课,我活着不安心,死了也不瞑目啊。”就这样,她筹措到了第一笔资金--五万元。

        学校开工后,才知道有多难。五万块钱没几天就所剩无几,为了寻求更多帮助,她和父亲开始想办法查找与邵庄有关系的企业家、干部等名人。路近的,她就一一上门请求帮助;路远的,她就给他们发电报、打电话。当时,打电话、发电报都要到五里地以外的大社镇。为了不耽误上课,她只能在中午或下午放学后去邮局。经常是趟着漫过脚的尘土路去,踩着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泞回。邮局人多,有时候要排好久的队。打电话、发电报,有的石沉大海,有的质疑她们的动机。为了建学校,父亲放弃了治疗,自己又像“乞丐”似的四处“乞讨”,这值吗?她真的觉得无法坚持了,可是当她看到盖了一半儿的校园,看到病床上的父亲,她又推起自行车出发了。

        她们父女俩的举动,也感染了一批人。原籍是邵庄村的《演讲与口才》主编邵守义一下子拿出五万,乡亲们有的是你一百我五十,有的捐水泥,捐沙子,捐砖,还有的自发到工地帮着干活儿,连孩子们也把块儿八毛的零用钱捐了出来。看着花花绿绿的三十多万捐款,感动和委屈变成了邵丽萍满脸的泪水。

        1997年61日,新学校竣工了。它是村里唯一的楼房。乡亲们自发地敲锣打鼓、放炮,孩子们风一样地在校园里奔跑。

        新学校建成了,父亲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了。她整天泡在学校里,只有晚上才可以去父亲的病床前尽孝。作为父亲唯一的女儿,却无法陪伴他生命的最后一程。98年的718日,父亲再次用他严厉的眼神将她赶到学校之后,就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……父亲把生命浇筑在学校里,她工作的每时每刻,都有父亲传递给她的力量。

        为了省钱,许多活儿邵校长都带领老师们自己干。1996年,她的腰被钢制模板挤伤,2010年,她又被落下的灰包砸中了腰部,在医生警告下,她做了手术。手术后,为了躲避三个月卧床期,在邵丽萍的执意请求下,医生为她定制了人体支架。不久她就穿着特制的装备回到了学校,支架上厚厚的海绵捂得她汗流不止,几次虚脱,但她不能停下。直到今天,她的腰里还留着三块钢板,六个钢钉。

        学校建成后只有冰凉的砖石泥墙,而邵丽萍想给孩子们营造一个鸟语花香的育人乐园。由于太缺钱,她开始了到处打听便宜树苗。当得知峰峰一家苗木公司要廉价处理树苗时,她和爱人赶紧开着自家的拖拉机赶到那里。等她把学校的情况说明后,经理二话没说,当场拍板:今天你们需要的苗木都不收钱!邵丽萍也很感动,马上和丈夫像挖金子一样忙活起来,一直磨出了满手血泡。当最后一车树苗运到学校时,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。没想到,许多得到消息的老师和乡亲们都赶来加入到干活的队伍,仅一天功夫,她们的学校就变成了绿色校园。

        学校盖好了,这里面有父亲的心血,有乡亲们的辛劳,更有孩子们求知的梦,她必须把学校办好。

        在这个小院子里,一群怀揣着同样梦想的人,凭借发自内心成长起来的自信,开始了共同努力。从课堂教学到教研教改,从校园环境到学校文化,都做到井然有序。校园里一块块花花绿绿的土地,那是孩子们劳作的试验田;一间间摆放着各种工具的活动室,摆满了孩子们自己的设计和制作。树林、田地、图书馆,到处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和快乐学习的身影。

        看到学校在乡亲们的嘘寒问暖中越来越充满生机,邵丽萍深深感觉到,乡亲们需要一个书声琅琅的学校,更是渴望一个书声琅琅的村庄。作为村里唯一一个文化阵地,她开始思考怎样发挥学校文化影响力。

        大家集思广益,决定以书法为突破口,让文化蔓延山村。邵丽萍带着校本课程编写组,历经近一年时间,编写出一套源自她村的邵氏书法字帖式教材和四本练习册,免费发放给学生和村民。现在,不仅全校师生都写毛笔字,邵庄村民家家都在练书法。每到过年邵庄家家户户大门上的对联,都是自己写的。由书法到学校,由学校到孩子,现在大家串门聊天,谈论最多的,就是孩子们的学习。日来月往,村民之间为孩子的学习和成才而进行“攀比”的潮流,已悄然融入到田间地头。谁家一出大学生,全村轰动。

        邵庄村不到300户,40多年来,已经走出了160多名大学生。他们中有博士、政界要员、军队高干、企业老总等等,每每提及,谁都是一脸自豪。现在,邵庄小学越来越漂亮,幼儿园也建好了,村里的孩子真的能够跟城里的孩子一样学习了。现在,邵丽萍正筹划设立一个基金,奖励村里优秀的教师和学生。

        每天,当学生都放学走后,她总是喜欢在校园里走一走,看一看。她已经年过50,站在讲台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,但她会继续把自己的一切全部无私奉献给她挚爱的学校。